台湾外交部长谴责中国共产党在用战争威胁台湾



 專訪薹湾外長吳釗燮


問:“在您看來,北京是否在以戰爭威脅薹湾?”

 

吳:“是的,確實如此。 看看軍事演習,看看他們的言辭。 他們似乎正試圖準備對薹湾發動戰爭……我們對此予以譴責。”

专访台湾外长吴钊燮:


问:“在您看来,北京是否在以战争威胁台湾?”

 

吴:“是的,确实如此。 看看军事演习,看看他们的言辞。 他们似乎正试图准备对台湾发动战争……我们对此予以谴责。”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认为在台湾部署美国地面部队合情合理并抨击马克龙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说北约盟国之一法国的总统马克龙做出的有关台湾的讲话是极端草率的、完全无法接受的。在中共国围绕台湾海峡从事一周的军事演习之后,博尔顿认为在台湾部署美国地面部队是合情合理的。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說北約盟國之一法國的總統馬克龍做出的有關薹灣的講話是極端草率的、完全無法接受的。在中共國圍繞薹灣海峽從事一周的軍事演習之後,博爾頓認為在薹灣部署美國地面部隊是合情合理的。



report from @JustTheNews

李文亮医生死前被迫签的训诫书The admonishment letter that Wen-Liang Li was forced to sign before death

 李文亮醫生死前被迫籤的訓誡書。訓誡李文亮的是中國共產黨的公安局,可不是美國FBI。中國共產黨需要就新冠疫情為何起源於中國、為何要掩蓋疫情,為何到現在還在阻撓新冠病毒溯源調查說清楚。 

 李文亮医生死前因为2019年12月30日在同学微信群告知说在武汉有非典肺炎疫情被中国共产党强迫签署的训诫书。The admonishment letter that Wen-Liang Li (a/k/a 李文亮, Li Wenliang) was forced b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sign on 3rd January 2020 before his death,for that on 30th December 2019, Wen-Liang Li informed that there was SARS epidemic in  Wuhan via a classmate WeChat group.

至今仍然有无数中国公民因为在网上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被判刑、拘押,遭遇酷刑、被收缴护照、被禁止出国。Countless Chinese citizens are still sentenced, detained, tortured, have their passports confiscated, and are banned from going abroad for exercising their right to freedom of speech online.

训诫李文亮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公安局,可不是美国FBI,也不是美国司法部。中国共产党需要就新冠疫情为何起源于中国、为何要掩盖疫情,为何到现在还在阻挠新冠病毒溯源调查说清楚。 It is the Public Security Bureau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rather than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or Department of Jus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at admonished Wen-Liang Li.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needs to clarify why COVID 19 pandemic originated in China, wh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covered up the pandemic, and wh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s still obstruct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origin of COVID 19 virus.







美国国会结束新冠疫情紧急状态的决议已经美国总统签署成为法律


美利坚合众国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通过决议,根据《国家紧急状态法》(50 U.S.C. 1622) 第 202 条,总统于 2020 年 3 月 13 日在 9994 号公告(85 Fed. Reg. 15337)中宣布的国家紧急状态特此终止。该决议已经美国总统签署成为法律。

但是美国交通安全局尚未取消新冠疫苗要求。现在的要求是疫苗到2023年5月11日。https://www.tsa.gov/sites/default/files/ea-1546-21-02c.pdf



2022年5月14日广东省军区完成中央军委下达的战前动员任务汇报会议录音

 2022年5月14日广东省军区完成中央军委下达的战前动员任务汇报会议录音文字中文字幕版(5月14日首播,这是最终校对版),中共建政以来史无前例高级别军事全会议录音!



见证中国与美国关系最好最铁的文件《中美共同防御条约》防的是谁?

 证明中国与美国关系最好最铁的文件是《中美共同防御条约》(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正式名称是《中华民国与美利坚合众国间共同防御条约》(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又称《中美互防条约》。证明中国与美国关系最好最铁的另一个文件是《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Treaty of Friendship, Commerce and Navig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第2条准许持有中华民国护照的中国公民免签证前往美国旅游、经商,即中国与美国互免签证。

那么是什么状况导致现在的中美关系最差的呢?是谁剥夺了中国公民所享有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特权、好处呢?是谁在阻止中国公民免签去往美国呢?请看另一篇博客文章《有关中国共产党触犯《中华民国刑法》以及中华民国大陆人民脱离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实行自治的郑重声明》

《中美共同防御条约》防的是谁?《中美共同防御条约》防的是俄罗斯、苏联及俄罗斯、苏联在中国的代理人、间谍、特务、非法武装。

背景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不是主权国家,俄罗斯说了算。

俄罗斯对中国共产党发出威胁:如果轻易改变结盟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 就不是一个认真 严肃 主权独立的大国

有没有主权俄说了算?

如果俄拿出当时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密约 实际中国共产党只是俄罗斯统治中国的代理人,

那中国共产党的代理权可以随时被剥夺

从下列视频的3:31开始可以了解到相关情况。




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的部分内容:

兹重申其对联合国宪章之宗旨与原则之信心,及其与所有人民及政府和平相处之愿望,并欲增强西太平洋区域之和平结构;

以光荣之同感,追溯上次大战期间,两国人民为对抗帝国主义侵略,而在相互同情与共同理想之结合下,团结一致并肩作战之关系;

愿公开正式宣告其团结之精诚,及为其自卫而抵御外来武装攻击之共同决心,俾使任何潜在之侵略者不存有任一缔约国在西太平洋区域立于孤立地位之妄想;并

愿加强两国为维护和平与安全而建立集体防御之现有努力,以待西太平洋区域更广泛之区域安全制度之发展:

兹议定下列各条款:

第一条  本条约缔约国承允依照联合国宪章之规定,以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与正义之和平方法,解决可能牵涉两国之任何国际争议,并在其国际关系中,不以任何与联合国宗旨相悖之方式,作武力之威胁或使用武力。

第二条  为期更有效达成本条约之目的起见,缔约国将个别并联合以自助 及互助之方式,维持并发展其个别及集体之能力,以抵抗武装攻 击,及由国外指挥之危害其领土完整与政治安定之共产颠覆活动 。

第三条  缔约国承允加强其自由制度,彼此合作,以发展其经济进步与社会福利,并为达到此等目的,而增加其个别与集体之努力。

第五条  每一缔约国承认对在西太平洋区域内任一缔约国领土之武装攻击 ,即将危及其本身之和平与安全。兹并宣告将依其宪法程序采取 行动,以对付此共同危险。任何此项武装攻击及因而采取之一切措施,应立即报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此等措施应于安全理事会采取恢复并维持国际和平与 安全之必要措施时予以终止。

为此,下开各全权代表爰于本条约签字,以昭信守。

本条约用中文及英文各缮二份。

中华民国四十三年十二月二日订于华盛顿。

公历一千九百五十四年


                                中华民国代表:

                                叶公超 (签字)


                                美利坚合众国代表:

                                杜勒斯 (签字)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y0010095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全文:

中华民国美利坚合众国为欲借适应两国人民精神、文化、经济及商务愿望之条款所规定足以增进彼此领土间友好往还之办法,以加强两国间悠久幸存之和好联系及友谊结合,爰决定订立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为此各派全权代表如左:

中国民国国民政府主席特派:

中华民国外交部部长王世杰博士,

中华民国外交部条约司司长王化成博士;

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特派:

美利坚合众国驻中华民国特命全权大使司徒雷登博士;

美利坚合众国签约全权代表驻天津总领事施麦斯先生;

双方全权代表,各将所奉全权证书,互相校阅,均属妥善,议定条款如左:

第一条  一  中华民国与美利坚合众国间,应常保和好,永敦睦谊。

        二  缔约此方之政府,应有派遣正式外交代表至缔约彼方之政府

            之权利。此等外交代表,应受接待,并应在该缔约彼方领土

            内,本相互之原则,享受通常承认之国际法原则所给予之权

            利、优例及豁免。

第二条  一  缔约此方之国民,应许其进入缔约彼方之领土,并许其在该

            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及经商。于享受居住及旅行之权利

            时,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内,应遵照依法组成

            之官厅现在或将来所施行之有关法律规章 (倘有此项法律规

            章时) ,但不得受不合理之干涉,并除其本国主管官厅所发

            给之 (甲) 有效护照或 (乙) 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外,应无须

            申请或携带任何旅行文件。

        二  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应许其不受干涉

            ,从事并经营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法律规章所不禁止之

            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从事于

            非专为所在国国民所保留之各种职业;为居住、商务、制造

            、加工、职业、科学、教育、宗教、慈善及丧葬之目的,而

            取得、保有、建造或租赁及占用适当之房屋,并租赁适当之

            土地;选用代理人或员工,而不问其国籍;从事为享受任何

            此项权利及优例所偶需或必需之任何事项;并与该缔约彼方

            国民,在同样条件之下,依照依法组成之官厅现在或将来所

            施行之有关法律规章 (倘有此项法律规章时) ,行使上述一

            切权利及优例。

        三  缔约双方之国民,于享受本条第一及第二两款所规定之权利

            及优例时,其所享受之待遇,无论如何,不得低于现在或将

            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之待遇。

        四  本约中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影响缔约任何一方有关入境移

            民之现行法规,或缔约任何一方制订有关入境移民法规之权

            利,但本款之规定,不得阻止缔约此方之国民进入、旅行或

            居住于缔约彼方之领土,以经营中华民国与美利坚合众国间

            之贸易,或从事于任何有关之商务事业,其所享受之待遇,

            应与现在或将来任何第三国国民进入、旅行与居住于该领土

            ,以经营该缔约彼方与该第三国间之贸易,或从事于与该贸

            易有关之商务事业所享受之待遇,同样优厚。且一千九百一

            十七年二月五日为限制入境移民而划定若干地带之美国入境

            移民律第三节之各项规定,亦不得解释为阻止中国人及中国

            人之后裔进入美国。

第三条  一  本约中所用「法人及团体」字样,依指依照依法组成之官厅

            所施行之有关法律规章业已或将来创设或组织之有限责任或

            无限责任、及营利或非营利之法人、公司、合伙及其他团体

            。

        二  在缔约此方之领土内依照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有关法律

            规章所创设或组织之法人及团体,应认为缔约该方之法人及

            团体,且无论在缔约彼方领土内,有无常设机构、分事务所

            或代理处,概应在该领土内,承认其法律地位。缔约此方之

            法人及团体,于履行于后款规定不相牴触之认许条件后,应

            有在缔约彼方领土内,设立分事务所,并执行其任务之权利

            ;但行使此项任务之权利,须为本约所给予,或此项任务之

            行使,须与该缔约彼方之法律规章相合。

        三  缔约双方关于本款所列举之事项,既通常遵守国民待遇之原

            则,同意缔约此方之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

            应许其依照依法组成之官厅现在或将来所施行之有关法律规

            章 (倘有此项法律规章时) ,从事或经营商务、制造、加工

            、金融、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为商务、制造、加

            工、金融、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之目的,而取得、保有

            、建造或租赁及占用适当之房屋,并租赁适当之土地;选用

            代理人或员工,而不问其国籍;从事为享受任何此项权利及

            优例所偶需或必需之任何事项;并不受干涉,行使上述一切

            权利及优例,其待遇除缔约彼方法律另有规定外,应与该缔

            约彼方法人及团体之待遇相同。前句及本约其他一切条款,

            凡给予中华民国之法人及团体以与美利坚合众国之法人及团

            体在同样条件下之权利及优例者,概应解释为在美利坚合众

            国任何州、领地或属地内所给予之该项权利及优例,一如该

            州、领地或属地对于在美利坚合众国其他州、领地或属地所

            创设或组织之法人及团体现在或将来在同样条件下所给予之

            该项权利及优例。

        四  缔约双方之法人及团体,于享受本条所规定之权利及优例时

            ,其所享受之待遇,无论如何,不得低于现在或将来所给予

            任何第三国之法人及团体之待遇。

第四条  一  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全部领土内,应

            与任何第三国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同样条件之下,依照

            依法组成之官厅现在或将来所施行之有关法律规章 (倘有此

            项法律规章时) ,享受关于组织及参加该缔约彼方之法人及

            团体之权利及优例,包括关于发起及设立之权利,购买、所

            有与出售股票之权利;如为国民时,并包括关于充任执行性

            及业务性职位之权利。缔约此方之法人及团体,经缔约彼方

            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依照本款所列举之权利及优例所组织

            或参加者,应许其与任何第三国之国民、法人及团体所同样

            组织或参加者,在同样条件之下,依照依法组成之官厅现在

            或将来所施行之有关法律规章 (倘有此项法律规章时) ,执

            行其所以创设或组织之业务。关于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

            团体,在缔约彼方公有土地上经营矿业之该缔约彼方之法人

            及团体中之股票所有权,根据本款之规定,缔约此方无须给

            予优于其国民、法人及团体自缔约彼方所获得之权利及优例

            。

        二  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全部领土内,依

            照依法组成之官厅现在或将来所施行之法律规章 (倘有此项

            法律规章时) ,应享有组织与参加该缔约彼方法人及团体之

            权利 (包括管理与经理之权利) ,以从事于商务、制造、加

            工、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但缔约彼方,关于此项

            组织及参加 (包括管理与经理之权利) ,在其领土内给予缔

            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之待遇,无须与现在或将来所给

            予其本国国民、法人及团体之待遇,同样优厚。

        三  缔约此方之法人及团体,经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

            依照前款所列举之权利及优例所组织与参加者,包括其所管

            理与经理者,应许其与缔约该方本国国民、法人及团体所组

            织与参加者,包括其所管理与经理者,在同样条件之下,依

            照依法组成之官厅现在或将来所施行之有关法律规章 (倘有

            此项法律规章时) ,在遵照其法律而组织之缔约一方领土内

            ,从事并经营该项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及

            慈善事业。

第五条  倘缔约此方将来以关于其领土内矿产资源之探勘及开发之权利,

        给予任何第三国之国民、法人及团体时,则此项权利,亦应依照

        依法组成之官厅现在或将来所施行之有关法律规章 (倘有此项法

        律规章时) ,给予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或团体。

第六条  一  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关于其身体及财

            产,应享受最经常之保护及安全;关于此点,并应享受国际

            法所规定之充分保护及安全。为达此目的,凡被控犯罪之人

            ,应迅付审判,并应享受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法律规章

            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之一切权利及优例。缔约此方之国民,被

            缔约彼方官厅看管时,应享受合理及人道之待遇。本款中所

            用「国民」字样,凡涉及财产时,应解释为包括法人及团体

            在内。

        二  缔约此方国民、法人及团体之财产,在缔约彼方领土内,非

            经合法手续,并迅付公平有效之偿金,不得征取。此项偿金

            之受领人,不论其为国民、法人或团体,应依照与本约第十

            九条第三款不相牴触之有关法律规章,许其不受干涉,以其

            所属之缔约彼方之货币,按照提出申请时对此种货币所适用

            之最优厚之条件,获得外汇,以提取偿金;但此项申请,须

            于受领该项偿金后一年内为之。允许依此提取偿金之缔约一

            方,保留权利,于认为必要时,允许不超过三年期限内,对

            此项偿金为合理之分期提取。

        三  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全部领土内,关

            于本条第一及第二两款所列举之事项,在依照依法组成之官

            厅现在或将来所施行之法律规章 (倘有此法律规章时) 之条

            件下,应享受不低于现在或将来所给予缔约彼方之国民、法

            人及团体之保护及安全,且不低于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

            三国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之保护及安全。

        四  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不论为行使或防卫其权利,

            应享有在缔约彼方领土内向依法设立之各级有管辖权之法院

            、行政法院及行政机关陈诉之自由;在此项法院、行政法院

            及行政机关内,于行使或防卫其权利时,应有选雇律师、翻

            译员及代表人之自由;并应许其依照依法组成之官厅现在或

            将来所施行之有关法律规章 (倘有此项法律规章时) ,在不

            低于现在或将来所给予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且不

            低于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之条

            件下,行使上述一切权利及优例。又缔约此方之法人及团体

            ,在缔约彼方领土内,如无常设机构、分事务所或代理处者

            ,于向此项法院、行政法院及行政机关有所陈诉以前任何时

            间,填报该缔约彼方之法律规章所规定之合理事项后,应许

            其行使前句所给予之权利及优例,而不需登记或入籍任何手

            续。遇有适于公断解决之任何争执,而此项争执涉及缔约双

            方之国民、法人或团体,并订有书面之公断约定者,缔约双

            方领土内之法院,对此项约定应予以完全信任。公断人在缔

            约一方领土内所为之裁决或决定,该领土内之法院,应予以

            完全之信任,但公断之进行,须本诸善意,并须合乎公断约

            定。

第七条  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领土内之住宅、货栈

        、工厂、商店及其他业务场所,以及一切附属房地,概不得非法

        进入或侵扰。除遵照不逊于缔约彼方领土内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

        行之法律规章为该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所规定之条件及

        程序外,任何此项住宅、建筑物或房地,概不得进入察看或搜查

        ,其中所有之任何书册、文件或账簿,亦不得查阅。缔约此方之

        国民、法人或团体,在缔约彼方领土内,关于上述各事项,无论

        如何,应享受不低于任何第三国之国民、法人或团体之待遇。凡

        本条之例外规定所许可之任何察看、搜查或查阅,对于此项住宅

        、建筑物或房地之占用人,或任何业务或其他事业之通常进行,

        应予以适当顾及,并尽可能使受最低限度之干涉。

第八条  一  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全部领土内,应

            许其依照缔约彼方法律规章所规定之条件及手续,取得、保

            有与处分地产及其他不动产;除依照后句之规定外,此等国

            民、法人及团体所享受之待遇,不得低于任何第三国国民、

            法人及团体所享受之待遇。倘美利坚合众国任何州、领地或

            属地,现在或将来不许中华民国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与美

            利坚合众国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同样条件之下,取得、

            保有或处分地产及其他不动产时,则前句之规定,概不适用

            。遇有此种情形,中华民国对于该州、领地或属地内有住所

            之美利坚合众国国民,或依该州、领地或属地之法律所创设

            或组织之美利坚合众国法人及团体,无须给予优于该州、领

            地或属地内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中华民国之国民、法人及团体

            之待遇。

        二  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领土内,不论其

            是否为居民,亦不论其是否从事商业或其他事业,倘因外籍

            关系,依照该领土内之有关法律规章,不能以受遗赠人或继

            承人 (如为国民时) 之身份,承受该领土内之地产或其他不

            动产或此项财产之利益时,则此等国民、法人或团体,应许

            其于三年期限内,出售此项财产或其利益;此项期限,如情

            势上有必要时,应予以合理延长。此项财产之移转或收受,

            应免缴异于或高于在同样情形下现在或将来对于财产或其利

            益所在之缔约一方之国民、法人或团体所课之任何产业、继

            承、遗嘱公证或遗产管理之税款或费用。又此等受遗赠人或

            继承人,应依照与第十九条第三款不相牴触之有关法律规章

            ,许其不受干涉,于申请外汇后不超过三年期限内,以该受

            遗赠人 (不论其为国民、法人或团体) 或继承人 (如为国民

            时) 所属缔约一方之货币,按照提出申请提取此项价款时此

            种货币所适用之最优厚之条件,获得外汇,以提取因出售此

            项财产而得之价款;但此项申请,须于收受该项出售所得价

            款后一年内为之。

        三  本条第一及第二两款中任何规定,不得变更或替代中华民国

            三十二年一月十一日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一月十一日中华民国

            与美利坚合众国所签订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

            关问题条约第四条或该约所附换文内有关该条之规定。

        四  缔约此方之国民,应有以遗嘱、赠与或其他方法,处分其在

            缔约彼方领土内任何地点之一切动产之全权,其继承人、受

            遗赠人或受赠人,不论系何国籍之人,或在何地创设或组织

            之法人或团体,亦不论其在此项财产所在之缔约一方领土内

            是否为居民,或是否从事商业,应得承受此项财产,并应许

            其由本人或其代理人加以占有,并任便保留或处分之,不受

            任何限制,并免缴异于或高于该缔约彼方国民之继承人,受

            遗赠人或受赠人,在同样情形下,现在或将来所应缴之任何

            税款或费用。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应许其以继承

            人、受遗赠人及受赠人之身份,承受缔约彼方国民或任何第

            三国国民所遗或所赠在缔约彼方领土内之一切动产,并许其

            由本人或其代理人加以占有,并任便保留或处分之,不受任

            何限制,并免缴异于或高于该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

            ,在同样情形下,现在或将来所应缴之任何税款或费用。缔

            约任何一方之法律规章,凡对其经营特种事业之法人及团体

            之股票或债券,禁止或限制外国人或外国法人及团体直接或

            间接享有所有权者,本款中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对于该项

            法律规章有所影响。

        五  缔约双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除第十条第二款另有规定外

            ,关于动产之取得、保有、租赁、占有或处分之一切事项,

            应享受不低于任何第三国国民、法人及团体现在或将来所享

            受之待遇。

第九条  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领土内,其发明、商

        标及商标之专用权,依照依法组成之官厅现在或将来所施行关于

        登记及其手续之有关法律规章 (倘有此项法律规章时) ,应予以

        有效之保护;上项发明未经许可之制造、使用或销售,及上项商

        标及商号之仿造或假冒,应予禁止,并以民事诉讼,予以有效救

        济。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全部领土内,其

        文学及艺术作品权利之享有,依照法组成之官厅现在或将来所施

        行关于登记及其手续之有关法律规章 (倘有此项法律规章时) ,

        应予以有效之保护;上项文学及艺术作品未经许可之翻印、销售

        、散布或使用,应予禁止,并以民事诉讼,予以有效救济,无论

        如何,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全部领土内,

        依照依法组成之官厅现在或将来所施行关于登记及其他手续之有

        关法律规章 (倘有此项法律规章时) ,在不低于现在或将来所给

        予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之条件下,应享有关于版权、专

        利权、商标、商号及其他文学、艺术作品及工业品所有权之任何

        性质之一切权利及优例,并在不低于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

        国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之条件下,应享有关于专利权、商标、商

        号及其他工业品所有权之任何性质之一切权利及优例。

第一○条  一  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内居住,及缔约此方之

              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领土内,从事商业或从事

              科学、教育、宗教或慈善事业,概不得课以异于或高于依

              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法律规章现在或将来对缔约彼方之

              国民、法人及团体所课之任何内地税、规费或费用。又就

              前句所指法人及团体而言,上述税款、规费及费用,不得

              超过按照任何收入、财产、资金或其他计算标准所能合理

              分配或摊算于该缔约彼方领土之数额,予以征收或计算。

          二  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不得课以异于或高于在缔

              约彼方领土内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法律规章现在或将

              来对于任何第三国之国民、居民、法人及团体所课之任何

              内地税、规费或费用。但本款上述规定,不适用于对任何

              第三国之国民、居民、法人或团体现在或将来所给予关于

              内地税、规费或费用之优惠,此项优惠系 (甲) 依照本相

              互之原则,以同样优惠给予一切国家或其国民、居民、法

              人或团体之立法所给予者,或 (乙) 由于为避免重复征税

              或为互保税收,而与第三国所订之条约或其他协定所给予

              者。

第一一条  凡代表在缔约此方领土内有住所之制造商、普通商及贸易商之

          旅行商,于其进入、暂住及离去缔约彼方之领土时,关于关税

          及其他优例,并除第十条第二款另有规定外,对于彼等或其货

          物样品所课之任何名目之一切税款及费用,概应给予不低于对

          任何第三国旅行商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之待遇。

第一二条  一  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全部领土内,应许其行使信

              仰及礼拜之自由,并设立学校以教育其子女,并得在自己

              住宅或任何其他适当建筑物内,单独、集体或于宗教或教

              育法人及团体中,举行宗教仪式及传教或传授其他知识,

              不因宗教信仰或其他原因,而受任何妨害或侵扰;但其宗

              教及教育事业,不得违反公共道德,其教育事业,并须依

              照依法组成之官厅现在或将来所施行之有关法律规章 (倘

              有此项法律规章时) 办理之。

          二  缔约此方之国民,应许其在缔约彼方领土内,依照依法组

              成之官厅现在或将来所施行关于丧葬及卫生之法律规章 (

              倘有此项法律规章时) ,在现在或将来为埋葬而设立与维

              持之适宜便利地点,按其宗教习惯,埋葬其死者。

          三  礼拜场所墓地,应予遵重,不得干扰或亵渎。

第一三条  在缔约双方领土内,凡有关法律,确立伤害或死亡之民事责任

          ,并给予受害人之亲属或继承人或被扶养人以控诉权或金钱补

          偿时,关于此项法律所予之保护方式,如受害人系属缔约此方

          之国民,而在缔约彼方任何领土内受伤者,其亲属或继承人或

          被扶养人,不因其系属外国籍,或其居所系在伤害发生之领土

          以外,概应享有现在或将来在同样情形之下所给予该缔约彼方

          国民之同样权利及优例。

第一四条  一  缔约此方之国民,应免受在缔约彼方管辖权下之陆海军强

              迫训练或服役,并应免除为代替训练或服役所征收之一切

              金钱或实物捐输。

          二  缔约双方在任何时期间内,因 (甲) 对同一第三国或数个

              施行为履行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义务之措施时,或 (乙

              ) 相同一第三国或数国同时采取敌对行为,而施行与陆军

              或海军行动有关之普遍陆海军强迫服役时,本条第一款之

              规定,概不适用。但遇有此种情形,缔约此方之国民,在

              缔约彼方领土内,凡未经声明愿取得该缔约彼方国籍者,

              如在被征服者以前之相当时间内,自愿参加其本国之陆军

              或海军服役,以代替该缔约彼方管辖权下之陆军或海军服

              役时,则后项服役,应予免除。遇有任何上述情况,缔约

              双方应订必要之办法,使本款之规定发生效力。

          三  本条中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影响缔约任何一方,根据本

              条第一款或第二款之规定,而企求并取得豁免之任何人,

              拒绝其取得公民资格之权利。

第一五条  缔约双方,对于得由志愿相同之所有其他国家参加之方案,而

          其宗旨及政策,系求在广大基础上扩充国际贸易,并求消灭国

          际商务上一切歧视待遇之独占性之限制者,重申其赞同之意。

第一六条  一  关于一切事项之涉及 (甲) 对输入品或输出品所征关税及

              各种附加费用及其征收方法者, (乙) 经由税关提取物品

              时所适用之规则、手续及费用者, (丙) 输入品及拟予输

              出之物品,在本国境内之征税、销售、分配或使用者,缔

              约此方对无论运自何地之缔约彼方之种植物、出产物或制

              造品,或对无论经何路线,其目的在输往缔约彼方领土之

              物品,应给予不低于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之同样

              种植物、出产物或制造品,或目的在输往任何第三国之同

              样物品之待遇。倘缔约任何一方政府,对输入品要求产地

              证明文件时,此项要求,必须合理,对于间接贸易,亦不

              得构成不必要之阻碍。

          二  关于本条第一款所指各事项,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

              体、船舶及载货,在缔约彼方领土内,应给予不低于现在

              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法人及团体、船舶及载货

              之待遇。关于一切事项之涉及 (甲) 对输入品或输出品所

              征关税及各种附加费用及其征收方法者, (乙) 于经由税

              关提取物品时所适用之规则、手续及费用者, (丙) 输入

              品及拟予输出之物品,在本国境内之征税者,缔约此方之

              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领土内,应给予不低于现

              在或将来所给予该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之待遇。

          三  缔约此方对缔约彼方之任何种植物、出产物或制造品之输

              入、销售、分配或使用,或对输往缔约彼方领土之任何物

              品之输出,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但对一切第三国之

              同样种植物、出产物或制造品之输入、销售、分配或使用

              ,或对输往一切第三国之同样物品之输出,亦同样加以禁

              止或限制者,不在此限。

          四  缔约任何一方之政府,如对任何物品之输入或输出,或对

              任何输入品之销售、分配或使用,加以任何数量上之管制

              时,应将在一特定时期内,准许该项物品输入、输出、销

              售、分配或使用之总量或总值,以及此项总量或总值之任

              何变更,照例予以公告。又缔约此方如将此项总量或总值

              配额之一份,配给任何第三国时,则对缔约彼方有重大利

              益之任何物品,除经相互同意无须配给外,应根据一代表

              时期内,由缔约彼方领土所供给之总量或总值之比例,如

              系输出品时,根据一代表时期内,输往该缔约彼方领土内

              之总量之总值之比例,以一份配给缔约彼方,并在可能范

              围内,对于过去或现在足以影响此项物品贸易之任何特殊

              因素,应予顾及。本款关于输入品之规定,对于准许免纳

              关税或税款,或依特定税率缴纳关税或税款之任何物品之

              数量或价值所加之限制,亦适用之。

第一八条  一  缔约此方之种植物、出产物或制造品,于输入缔约彼方领

              土时,凡有关内地税之一切事项,应给予不低于现或将来

              所给予缔约彼方之同样种植物、出产物或制造品之待遇。

          二  在缔约此方领土内,全部或一部由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

              及团体,或由此等国民、法人及团体所组织或参加之法人

              及团体所种植、出产或制造之物品,关于内地税或自该领

              土输出之一切事项,应在该领土内,给予不低于现在或将

              来对于该领土内,全部或一部由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

              团体,或由此等国民,法人及团体所组织或参加之法人及

              团体所种植、出产或制造之同样物品所给予之待遇。前句

              所规定之物品,无论如何,不得给予低于现在或将来对于

              全部或一部由任何第三国之国民、法人及团体,或由此等

              国民、法人及团体所组织或参加之法人及团体所种植、出

              产或制造之同样物品所给予之待遇。

第一九条  一  缔约此方之政府,如对国际支付方法或国际金融交易,设

              立或维持任何方式之管制时,则在此种管制之各方面,对

              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与商务,应给予公允之待遇

              。

          二  设立或维持此种管制之缔约此方政府,对于为缔约彼方之

              任何种植物、出产物或制造品而支付之汇款,不得适用对

              于为任何第三国之同样种植物、出产物或制造品而支付之

              汇款所未适用之禁止、限制或迟延。关于汇率及关于汇兑

              交易之税款或费用,缔约彼方之种植物、出产物或制造品

              ,应给予不低于现在或将来对任何第三国之同样种植物、

              出产物或制造品所给予之待遇。本款之规定,对于为输入

              缔约彼方之种植物、出产物或制造品所必需或偶需之支付

              所适用之此种管制,亦适用之。总之,任何此种管制实施

              ,不得影响缔约彼方之种植物、出产物或制造品与任何第

              三国之同样种植物、出产物或制造品之竞争关系,致使该

              缔约彼方蒙受不利。

          三  缔约双方领土间,或本条第一款所指其政府设立或维持管

              制之缔约此方领土与任何第三国之领土间,关于利润、红

              利、利息、因输入品而为之支付及其他款项之汇兑,以及

              借款及其他任何国际金融交易之一切事项,设立或维持管

              制之该国政府,对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应给予

              不低于现在或将来所给予本国国民、法人及团体之待遇,

              且不低于对所为或所受同样两国领土间之同样汇兑及借款

              ,而系该两领土间同样交易之一方之任何第三国国民、法

              人及团体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之待遇。又设立或维持此种管

              制之政府,关于缔约双方领土间上述汇兑、借款及其他交

              易之一切事项,对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应给予

              不低于对所为或所受其政府设立或维持管制之缔约此方领

              土与任何第三国领土间之同样汇兑及借款,而系该两领土

              间之同样交易之一方之该第三国国民、法人及团体现在或

              将来所给予之待遇。本款所给予之待遇,应适用于汇率及

              对本款所述之汇兑、借款及其他交易所适用之任何禁止、

              、限制、迟延、税款或其他费用。此项汇兑、借款及其他

              交易,不论系直接成交者,或系经由非本约缔约国之一国

              或数国内之一居间人或数居间人而成交者,上述待遇,概

              应适用。总之,任何此种管制之实施,不得影响缔约彼方

              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与任何第三国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之

              竞争关系,致使该缔约彼方蒙受不利。

第二○条  一  缔约此方之政府,如对任何物品之输入、输出、购买、销

              售、分配或出产,设立或维持独占事业或公营机关,或对

              任何机关授以输入、输出、购买、销售、分配或出产任何

              物品之专有特权时,此项独占事业或机关,关于外国种植

              物、出产物或制造品之购买或输往外国物品之销售,对缔

              约彼方之商务,应给予公允之待遇。为达此目的,该独占

              事业或机关,于购买或销售任何物品时,应完全取决于私

              营商务企业专为以最有利之条件买卖此项物品而通常计虑

              之事项,例如价格、品质、销路、运输及买卖条件等是。

              缔约此方之政府,如对任何服务之出售,设立或维持独占

              事业或机关,或对任何机关授以出售任何服务之专有特权

              时,此项独占事业或机关,关于涉及此项服务之交易,应

              比照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及其国民、法人、团体

              及商务之待遇,对缔约彼方及其国民、法人、团体及商务

              ,给予公充之待遇。

          二  缔约此方之政府,于授予特许权及其他契约权利,及购买

              供应品时,应比照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及其国民

              、法人、团体及商务之待遇,对缔约彼方及其国民、法人

              、团体及商务,给予公允之待遇。

第二一条  一  缔约双方领土间,应有通商航海之自由。

          二  凡船舶悬挂缔约此方之旗帜,并备有其本国法律所规定之

              国籍证明文件者,在缔约彼方之口岸、地方及领水内,以

              及在公海上,概应认为缔约此方之船舶。本约中所称「船

              舶」,应解释为包括缔约任何一方之一切船舶在内,不论

              其为私有或私营者,抑为公有或公营者。但本约中各项规

              定,除本款及第二十二条第五款外,不得解释为以权利给

              予缔约彼方之军舰或渔船,亦不得解释为以本国渔业或其

              产品所专有之任何特殊优例,给予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

              或团体、船舶及载货,或给予缔约彼方之种植物、出产物

              或制造品。

          三  缔约此方之船舶,应与任何第三国之船舶,同样享有装载

              货物前往缔约彼方现在或将来对外国商务及航业开放之一

              切口岸、地方及领水之自由。

第二二条  一  缔约此方之船舶及载货,在缔约彼方之口岸、地方及领水

              内,不论船舶之出发口岸或目的口岸为何,亦不论载货之

              产地或目的地为何,在各方面,概应给予不低于该缔约彼

              方所给予其船舶及载货之待遇。

          二  在缔约此方之口岸、地方及领水内,凡以政府、官员、私

              人、法人或任何种类之组织之名义,或为其利益而征收之

              吨税、港税、引水费、灯塔税、检疫费或任何种类或名目

              之其他类似或相当之税款或费用,除在同样情形下,向本

              国船舶同样征收者外,概不得向缔约彼方之船舶征收之。

          三  对于旅客、旅费或船票、已付或未付之运费、提单、保险

              或再保险之契约等之征费,对于有关雇用不论任何国籍之

              航业经纪人之条件,以及对于任何种类之其他费用或条件

              所订之办法,不得使缔约此方之船舶,较诸缔约彼方之船

              舶,享有任何优惠。

          四  缔约此方,在现在或将来对外国商务及航业开放之口岸、

              地方及领水内,引导缔约彼方之船舶,进出上述口岸、地

              方及领水。

          五  倘缔约此方之船舶,由于气候恶劣,或因任何其他危难,

              被迫避入缔约彼方对外国商务或航业不开放之任何口岸、

              地方或领水时,此项船舶,应获得友好之待遇及协助,以

              及必需与现有之供应品及修理器材。本款于军舰及渔船以

              及第二十一条第二款所规定之船舶,亦适用之。

          六  关于本条所指各事项,凡给予缔约任何一方之船舶及载货

              之待遇,无论如何,不得低于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

              国船舶及载货之待遇。

第二三条  一  凡现在或将来得由缔约此方之船舶输入缔约此方之领土或

              自该领土输出之一切物品,概得由缔约彼方之船舶输入该

              缔约此方之领土或自该领土输出,无须缴纳异于或高于此

              项物品由缔约此方之船舶输入或输出时所应缴纳之任何税

              款或费用。

          二  在缔约此方领土内,现在或将来对于由本国船舶输入或输

              出之物品所给予之奖励金、退税以及其他任何种类或名目

              之其他优例,亦应同样给予由缔约彼方船舶输入或输出之

              物品。

第二四条  一  缔约此方之船舶,应许其在缔约彼方现在或将来对外国商

              务及航业开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内,起卸一部载货

              ,再将余货运往上述之任何其他口岸、地方及领水,无须

              缴纳异于或高于本国船舶在同样情形下所应缴纳之吨税或

              港税,此项船舶出港时,并应许其在现在或将来对外国商

              务及航业开放之口岸、地方及领水内,同样装货。关于本

              款所指事项,缔约此方之船舶及载货,在缔约彼方之口岸

              、地方及领水内,应给予不低于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

              三国船舶及载货之待遇。

          二  倘缔约此方,以内河航行或沿海贸易之权利,给予任何第

              三国之船舶时,则此项权利,亦应同样给予缔约彼方之船

              舶。缔约任何一方之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不在国民待遇

              之列,而应由该缔约一方有关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法律

              规定之。缔约双方同意,缔约此方之船舶,在缔约彼方领

              土内,关于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所享受之待遇,应与对任

              何第三国船舶所给予之待遇,同样优厚。缔约任何一方与

              其所属岛屿或领地间之贸易,应视为本款所指之沿海贸易

              。

第二五条  缔约此方对于 (甲) 直接或间接来自或前往缔约彼方领土之人

          及其行李不论其是否为该缔约彼方之国民, (乙) 缔约彼方之

          国民及其行李,不论其是否来自或前往该缔约彼方之领土,(

          丙) 直接或间接来自或前往该缔约彼方领土之物品,概应给予

          经由国际交通最便捷之途径,通过缔约此方领土之自由。此等

          过境之人、行李及物品,不得课以任何过境税,或予以任何不

          必要之迟延或限制,或关于费用、便利或任何其他事项之任何

          歧视。对此等人、行李或物品所订之一切费用及规章,应雇及

          交通情形,使其合理。除缔约双方将来关于航空器之不着陆飞

          行另有约定外,缔约此方之政府,得要求将此项行李及物品,

          在适当之税关登记,并交由税关保管而不论是否缴纳保证金;

          但此项行李及物品,如经依照手续登记,并留交税关保管,且

          在一年内运送出口,并曾向税关呈验满意之出口证据者,应豁

          免一切关税或类似费用。关于过境之一切费用、规则及手续,

          对于此等国民、行李、人及物品所给予之待遇,不得低于对任

          何第三国国民及其行李所给予之待遇,或对来自或前往任何第

          三国领土之人及物品所给予之待遇。

第二六条  一  本约中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阻止下列措施之采用或施行

              ;

           (甲) 关于金银之输入及输出者;

           (乙) 关于兵器、弹药、军械、及在特殊情形下其他一切军需

                品之贸易者;

           (丙) 关于具有历史、考古或艺术价值之国家宝物之输出者;

           (丁) 为履行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义务,或于国家紧急时期

                为保护本国主要利益所必需者;或

           (戊) 依照一千九百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所签订之国际货

                币基金协定之条款,对于汇兑加以限制,而加以此项限

                制之缔约一方,系已加入此项基金者,但缔约任何一方

                ,不得利用其依照此项协定第六条第三款或第十四条第

                二款所享之优例,致使本约任何规定蒙受妨害。

          二  除在同样情形及条件之下,缔约此方对于缔约彼方或其国

              民、法人、团体、船舶或商务,不得任意歧视,而偏惠于

              任何第三国或其国民、法人、团体、船舶或商务外,本约

              之规定,对于下列禁令或限制,概不适用:

           (甲) 基于道德或人道立场而规定者;

           (乙) 为谋保护人类或动植物之生命或健康者;

           (丙) 关于监犯所制货物者;或

           (丁) 关于警察法律或税收法律之施行者。

          三  本约之规定,凡给予不低于对任何第三国所给予之待遇者

              ,对于下列情形,概不适用;

           (甲) 为便利边境往来及贸易现在或将来所给予毗邻国家之优

                惠;

           (乙) 缔约此方经与缔约彼方政府磋商后加入关税同盟,因而

                获得之优惠,而此项优惠,并不给予未加入该关税同盟

                之任何国家者;或

           (丙) 依照普遍适用并得由所有联合国家参加之多边公约,对

                第三国所给予之优惠,而此项公约包括范围广大之贸易

                区域,其目的在求国际贸易或其他国际经济往来之流畅

                及增进者。

          四  本约各条款,于美利坚合众国及其领地或属地或巴拿马运

              河区间现在或将来所相互给予,或美利坚合众国及其领地

              或属地或巴拿马运河区对古巴共和国或菲律宾共和国所给

              予之优惠,概不适用。不论美利坚合众国之任何领地或属

              地之政治地位,发生任何变更,本款之规定,关于美利坚

              合众国与其领地或属地或巴拿马运河区间现在或对来所相

              互给予之任何优惠,仍应继续适用。

          五  本约之规定,不得解释为对于从事政治活动之法人及团体

              ,或关于此项法人及团体之组织或参加,给予任何权利或

              优例。又缔约此方保留权利,得拒绝以本约所给予之权利

              及优例,给予依照缔约彼方法律规章所设立或组织而以多

              数股份所有权或以其他方式直接或间接为任何第三国或数

              国之国民、法人或团体所有或所管理之任何法人或团体。

第二七条  除本约所规定或缔约双方政府将来所同意之任何限制或例外以

          外,本约之规定所适用之缔约双方领土,应了解为包括在缔约

          双方主权或权力下之一切水陆区域,惟巴拿马运河区不在其内

          。

第二八条  缔约双方政府间,关于本约解释或适用之任何争议,凡缔约双

          方不能以外交方式圆满解决者,应提交国际法院,但缔约双方

          同意另以其他和平方法解决者,不在此限。

第二九条  一  本约一经生效,应即替代中华民国与美利坚合众国间下列

              条约中尚未废止之各条款:

           (甲)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日,即公历一千八百四十四年七

                月三日在望厦签订之中美五口贸易章程;

           (乙) 咸丰八年五月初八日,即公历一千八百五十八年六月十

                八日在天津签订之中美和好条约;

           (丙) 咸丰八年十月初三日,即公历一千八百五十八年十一月

                八日在上海签订之中美贸易章程税则;

           (丁) 同治七年六月初九日,即公历一千八百六十八年七月二

                十八日在华盛顿签订之中美续增条约;

           (戊) 光绪六年十月十五日,即公历一千八百八十年十一月十

                十七日在北京签订之中美续修条约;

           (己) 光绪六年十月十五日,即公历一千八百八十年十一月十

                七日在北京签订之中美续约附款;

           (庚) 光绪二十九年八月十八日,即公历一千九百零三年十月

                八日在上海签订之续议通商行船条约;

           (辛) 中华民国九年十月二十日,即公历一千九百二十年十月

                二十日在华盛顿签订之修改通商进口税则补约;及

           (壬) 中华民国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即公历一千九百二十八

                年七月二十五日在北平签订之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

                条约。

          二  本约中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对于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一月

              十一日中华民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在华盛顿所签订关于取消

              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条约及所附换文所给予

              之权利、优例及优惠,加以任何限制。

第三○条  一  本约应予批准,批准书应在南京尽速互换。

          二  本约自互换批准书之日起发生效力,并自该日起在五年期

              限内,继续有效。

          三  除在上述五年期限届满前一年,缔约此方之政府,以期限

              届满废止本约之意旨,通知缔约彼方之政府外,本约于上

              述期限届满后,应继续有效,至缔约任何一方通知废止本

              约之意旨之日后一年为止。

          为此,双方全权代表爰于本约签字盖印,以昭信守。

          本约用中文及英文各缮两份,中文本及英文本,同一作准。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

                          十一月四日订于南京

          公历一九四六年


                                王世杰  王化成 (签字)


                                司徒雷登  施麦斯 (签字)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Y0010057



Gang Wang, teacher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was sentenced to prision after being detained many times and dismissal for right of free speech

Gang Wang (a/k/a 王刚,Wang Gang), born in 1958, male, a former teacher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for exercising the right to freedom of speech stipulated in the Section 35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detained by public security bureau in 2012 for calling for political reform;

dismissed by the school in 2018 for calling for  political reform and anti-corruption;

detained for 10 days for writing new state founding outline and call to crusade against the Communist Party in 2021;

detained on suspicion of "inciting subversion"in June 2022; 

sentenced at the end of December 2022 for 2 years and 6 months in prison,which were to be served till 5th December 2024. 

https://twitter.com/wangqingpeng1/status/1645248657246269440


Ad1